造车犹如闯关,在迈过交付关、上市关后,造车新势力正进入新一轮的比拼中。

  6月30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港股发行价定在每股165港元,拟发行8500万股股份,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140.25亿港元,并于7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

  早在今年3月,就有消息称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三家已在美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正与数家银行商讨在香港发行股份,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彼时,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三家造车新势力企业毛利率已为正,但净利润尚未转正,所以需要持续性融资;同时多一个资本市场双重上市也可以对冲一些风险。

  除在资本层面外,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逐步提升的销量,造车新势力们也意识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性。  

  小鹏汽车聆讯后资料集显示,今年4月小鹏汽车新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签约落户武汉,整车年产10万辆。无独有偶,近日理想汽车或接手北京现代一工厂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官网发布的一份文件,“理想汽车第二生产基地”已被列入顺义区“十四五”期间拟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生产基地年产能为25 万辆;近日理想汽车官网还发布了一系列招聘信息,包括“工厂长-制造基地”、“项目管理高级经理”等职位。

  近一段时间以来,小鹏、蔚来、理想纷纷宣布生产基地规划,而谋求产能扩张的背后,或反映出造车新势力们欲通过提前布局产能以抢占未来增量空间的野心。

  盈利问题待解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股票受到资本市场的看好,继蔚来汽车在美国上市后,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车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距理想汽车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鹏汽车于8月27日也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随后,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增长叠加特斯拉的带动效应下,三家造车新势力企业股价也持续走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蔚小理”虽已顺利在美股上市,但截至目前均尚未实现盈利。

  以蔚来汽车为例,目前虽然已累计交付超10万辆,稳坐头部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但根据其发布的财报,转正的毛利率仍不能掩盖公司整体亏损的事实。2020年,蔚来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8%,同时,得益于ES8和EC6车型销量的增长,蔚来汽车首次实现汽车业务毛利率转正;但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净亏损53.04亿元。2017年—2019年,蔚来汽车净亏损分别为49.85亿元、96.39亿元和112.98亿元。

  此外,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也未能实现“自我造血”。

  2018年-2020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13.98亿元、36.91亿元和27.32亿元。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总收入为29.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6.1%。其中,得益于新车交付量的提升,小鹏汽车销售收入达到28.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5.2%。但受营业费用大幅上涨影响,小鹏汽车净亏损同比扩大21.05%至7.87亿元。

  理想汽车2020年总收入为94.6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92.8亿元;净利润方面,去年净亏损约1.517亿元。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总营收35.8亿元,同比增长319.8%;但净利润亏损3.6亿元,较2020年同期扩大了366.9%。

  业内人士指出,造车新势力车企在前期研发、工厂建设、商业模式打造方面需投入大量资金,成本运营压力极大,但汽车作为长周期、重资产行业,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盈利。更重要的是,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是“规模制胜”,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目前新势力车企还不能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盈利仍然是重中之重。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今年6月在参加一场论坛时曾表示,“今天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很明确的说已经拿到了先手。我跟李斌有一次聊天我记得说‘我们都坐在牌桌边,都正在资格赛里面,还没有到淘汰赛,还没上牌桌’。因为今天我们还非常之小。”

  规模不足似乎成为新造车实现盈利的最大掣肘。国信证券曾发布研报表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要想实现盈利,销量规模分别需要达到18万辆、6万辆、12万辆。

  对于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来说,虽已闯过交付关、迈过上市关键节点,但面对尚未盈利的现状,也不得不加紧时间屯粮,避免遭遇“起大早赶晚集”的尴尬。

  增量空间已现,备战产能提上日程

  2020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国内智能驾驶技术日趋成熟的推动下,全世界新能源智能汽车风口聚焦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