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结构看,今年有两个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达到了60%。这些市场驱动因素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未来个人市场增量还很大。而且,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型分布较广,覆盖高中低端,能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在近日工信部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出预期,预计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2021年会有更大惊喜,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很可能超过30%,达到180万辆。

“尽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补贴退坡、油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但我们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与去年持平甚至略高于去年。今年,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因此也被行业定义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元年,整个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说。

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

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11.9万辆和110.9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1%,降幅比1月份至10月份收窄9.1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3.9%,结束了下降趋势。

叶盛基坦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令人担忧。但随着各项举措推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了很好的市场拉动作用。在活动的几个月内,近30家企业60多款车型参与其中,初步估算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

马春生分析说,我国农村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城市低,并且在停车和充电方面有着特殊优势。同时,近几年农村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传统汽车购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马春生介绍,今年工信部、商务部和农业农村部共同开展了5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明年还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

“按照这个速度,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叶盛基说。

叶盛基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培育逐步成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理解加深,相关企业通过创新研发提供了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使用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改进。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会更快,预计销量增速将超过30%,甚至能接近40%,达到180万辆。

马春生认为,从市场结构看,今年有两个可喜的地方。一是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二是非限购城市购买比重达到了60%。这些市场驱动因素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未来个人市场增量还很大。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型分布较广,覆盖高中低端,能满足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纵三横”突破技术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规划》还部署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深化开放合作5项战略任务。

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研究员赵世佳表示,《规划》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是根本,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技术框架,也就是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围绕这一技术框架,重点部署了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网联化与智能化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同时设立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专栏,提升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

据了解,《规划》提出,要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认为,“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体现了新能源汽车所对应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其中,“三横”尤其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侯福深坦言,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卡脖子”问题主要包括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也包括用于基础开发的工具,如设计软件、仿真测试软件等。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依靠市场需求拉动,还需要政府完善创新政策,让技术创新的供给者与应用者联合在一起,形成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良性循环。”侯福深说。

解决充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