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入场,新能源汽车前景几何

  【经济界面】

  处在“风口”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受到互联网和科技“巨头”们的青睐。今年以来,百度、小米等企业先后“入场”,加入造车“盛宴”,还有不少企业及资本也在摩拳擦掌,期待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

  就在投资市场火热的同时,最新的销售数据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1.5万辆,同比增长2.8倍。这些“巨头”的加入,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几何?  

  1.竞争加剧,跨界融合是趋势

  【案例】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3月底,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在他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是未来10年最宽广的发展赛道,是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全新的征程。”雷军说。

  1月11日,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3月2日,百度与吉利联合组建的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集度汽车表示,将致力于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百度将利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支持其快速成长。“今天,电动车正在取代燃油车,这是能源技术革命的必然。我们要坚持创新,不拘一格地创新。”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

  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快布局,不仅直接斥巨资投入新能源整车企业,还从技术方面发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比如,腾讯屡次出手投资蔚来汽车;阿里巴巴重金“押宝”小鹏汽车,并与上汽集团合作打造斑马操作系统;华为推出车载系统Hicar,已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科技公司的加入,会进一步促进智能化赋能电动化,形成集群效应,也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型创新生态,把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与电动化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侯福深认为,跨界融合是大势所趋,跨领域融合创新是未来汽车产业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会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这将加剧竞争,也必将总体上提升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更多科技公司或其他新势力的加入,也会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供给,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驾驶和服务体验,这对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有益的。

  “总而言之,任何类型的企业进入汽车行业,我们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也不应该人为划出界线,甚至是排斥,而是应该鼓励竞争,最终能否成功由消费者和市场做决定。”侯福深说。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参与竞争的不只有国内企业,也有特斯拉等“外来和尚”。

  今年初,特斯拉ModelY车型大幅降价,订单数量随之快速上涨,在短短几天时间里,特斯拉官网显示的交付日期已排到2021年第二季度。而此前,Model3车型也在降价,甚至“一降再降”,最终与小鹏P7、比亚迪·汉等车型基本位于同一价格区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新兴产业研究室研究员王舒磊认为,特斯拉降价、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势必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特别是对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已占有的市场形成极大冲击。

  “面对特斯拉的强势进攻,造车‘新势力’应沉着应对,坚持高质量产品发展战略不动摇。”王舒磊说,要继续保持和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推出让用户充分认可的好产品,巩固和扩大国产品牌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同时,要在充电等领域加大投入,形成差异性竞争优势。

  2.增势良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案例】

  今年清明假期,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王女士和朋友一起,自驾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前往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游玩。“这次自驾游体验很好,我们单程花了6个多小时,只在沿途高速服务区充了一次电,还算方便。但我也发现,高速服务区里有的充电桩太老旧,和车不匹配,期待以后充电更加便利。”王女士说。